青年教师化学专业发展的要求与策略
王滋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克绰涫??教师,落实的主渠道是课堂。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不仅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将已获得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本文就2011年九校青年化学教师参加“高中青年教师业务考核”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青年教师化学专业发展要求与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一、青年化学教师业务考核情况分析
2011年5月我市举行了九校联合进行“高中青年教师业务考核”,考核内容分为: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专业能力三部分,有40位青年化学教师参加了业务考核,下面是青年化学教师业务考核情况分析:
1、??榍榭龇治?/span>
??槟谌?/span>
|
平均分
|
最高得分
|
最低得分
|
一级重点
|
普通高中
|
课程标准(20分)
|
13
|
20
|
6
|
13.8
|
11.9
|
教材教法(30分)
|
17.6
|
25
|
11
|
18.6
|
16.2
|
专业能力(50分)
|
42.4
|
50
|
27
|
43.8
|
40.4
|
试卷平均分
|
73
|
试卷最高分
|
87
|
试卷最低分
|
48
|
|
|
|
|
|
|
|
|
|
三个??榈们榭鐾臣品治?,各??榈梅致饰嚎纬瘫曜?/span>65%、教材教法58.6%、专业能力84.8%;各??榧案衤饰嚎纬瘫曜?/span>60%、教材教法60%、专业能力95%。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答题最差是教材教法部分,答题最好是专业能力部分;一级重点中学(4所、23人)得分高于普通高中(5所、17人)。
2、课程标准部分分析
试题
内容
|
6个选修
??槊?/span>
|
三维教学目标
|
三种学习
方式
|
如何实现实验教学功能
|
实验案例
本质规律
|
全部对
|
40
|
30
|
11
|
7
|
13
|
部分对
|
|
|
10
|
28
|
2
|
全部错
|
|
10
|
9
|
5
|
25
|
课程标准部分平均得分为13分,得分率与及格率是65%和60%,由此看出青年教师对课程标准内容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有25%答不出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只有28%答出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从哪几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只有7人完全答对。以上试题都来自《课程标准》,说明青年教师没有认真学习理解《课程标准》;举一实验案例说明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只有13人用“对照实验”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有25人用单一实验来解答,对题意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说明青年教师对实验的功能理解深度不够。
3、教材教法部分分析
对钠与水反应得出的四条“常规实验结论”,用质疑的态度对其中一条实验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答对率为63%,说明青年教师在没有形成“固定性思维”前是有较强的“批评性思维”;但有30%答不出。说明部分青年教师对实验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常规实验结论”质疑和创新精神。
KI与氯水反应实验中少数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淀粉溶液没变蓝色,重做实验时溶液又变蓝色,如何从理论与实验角度解决学生的提出的实验问题?只有“理论解释”的8人、有理论解释与实验设计的17人、答不出的15人。解答情况:⑴做对比实验:一个加少量氯水、另一个加过量氯水,此对比实验只能说明淀粉溶液没变蓝色是因为氯水过量;⑵未变色的试管中加KI,此实验能说明未变色是因为氯水过量生成了KIO3;⑶未变色的试管中加淀粉,验证淀粉是否氧化。此实验设计偏离了方向;⑷KI中先加淀粉,再加氯水,检验氯水是否变质。此实验设计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论证;⑸生成I3—不变色,此解释有理论错误;⑹生成HCIO漂白,微热让HCIO分解。此解释有理论错误;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在具体教学处理中缺乏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不能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
根据内容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构思设计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教学设计,完成情况很不理想,主要问题有:⑴不象教学设计,而象板书设计,⑵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状况、达成目标),⑶体现不出教学方式和学生活动,⑷没有体现重难点突破。说明青年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学设计的能力。主要原因是:①平时课堂教学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很少自己写教学设计。②平时上课模式主要是模仿指导老师,大多数上课是先听指导教师的课,然后自己模仿指导老师的设计进行上课。③上教学公开课时,要么从网上下载课件、要么用指导老师的课件,很少自己独立完成。
4、专业能力部分分析
从得分情况看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还是扎实的,主要问题是对新课程《实验化学》中新知识掌握与新情景知识分析不够理想。
从40位青年化学教师的业务测试分析来看,学科专业知识是可以承担中学化学教学任务的,存在问题是不熟悉新增教材《实验化学》。大部分青年教师在高中学习的是原老课程,对课程标准不够了解,缺少对新课程相关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在大学里学习的教材教法理论很难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缺少研究与实践。
二、青年教师化学专业发展的要求
(一)教师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作为一门专业,必须建构起自己相应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具体的专业活动提供思想指导,从理论上指明专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专业知识的框架,明确专业活动的对象和范围,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中小学教师若被视为专业人员,则首先需要具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因素。
1、具备教师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在这些专业结构中,知识结构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结构。是否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任教师职业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做铺垫,任何高明的教育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技能都无从施展。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而且决定着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2、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求教师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求他们掌握和获得新的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技能等。在知识和技能二者之中,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居有更加基础的地位。首先,知识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目标、方向、内容和质量。其次,知识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管是教师的自我认同心理机制的培育,还是教师专业信心的增强,都离不开知识提供的力量。第三,深厚的知识积蓄有助于教师形成专门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技能和技巧不能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专门化的知识做铺垫。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要求
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蒲幕?、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中的一般教育学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应属于教师的显性知识,但同时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应属于教师的内隐知识。青年化学教师与老教师相比,他们在大学里学习了大量的学科知识、先进的心理学和教学学知识,因此更多掌握的是显性知识,缺乏的是教师的内隐知识。
1、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显性知识。化学教师的显性知识包括通识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对科学的历史与本质的认识与理解等方面的知识?;Ы淌Φ南孕灾?/span>,对于科学课教师来说,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知识,通过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是可以习得的,尤其对于职前科学课教师来说,在职前培养阶段学习的主要就是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显性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掌握系统全面的化学教师的显性知识。
2、缺乏的是是教师的内隐知识。隐性知识不仅可以成功地解释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而且还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隐性知识与人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相联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又不为人们自己所察觉。它是教师习惯性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的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而正是这些不如科学理论规范的内隐知识在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改革。教师一旦理解自己的内隐知识并有意识的利用和改造自己的隐性知识,他们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生真正的转变。化学教师的内隐知识应包括:化学教师的科学教学、自我表现反思与评价等知识。
三、青年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拓展教师的显性知识。青年教师知识上最大的不足是缺少对新课程教材体系的了解,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校、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实施策略。因此青年化学教师要学习掌握新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如: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关系;学习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如:如何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掌握转变学生方式指导策略,如:如何利用教材上“活动与建议”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掌握“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的教学策略,如“如何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视频”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勺橹嗄杲淌估砺垩盎疃?,推荐新课程学习书目,进一步拓展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
2、加强实践研究深化教师的内隐知识。 隐性知识不仅可以成功地解释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而且还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隐性知识与人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相联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又不为人们自己所察觉。它是教师习惯性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的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而正是这些不如科学理论规范的内隐知识在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改革。教师一旦理解自己的内隐知识并有意识的利用和改造自己的隐性知识,他们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生真正的转变。化学教师的内隐知识应包括:化学教师的科学教学、自我表现反思与评价等知识。
(1) 化学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某一特点教学设计应如何实施,对于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一个鲜明的事实,成功的教师不可能只有一种教学风格,而不同的教学风格背后反映的正是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的不同。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知识,包括科学教学的风格、科学教学的策略、科学教学的方法等等,是一种属于科学课教师个体的知识,是一种个人化的经验,个人化的知识,这属于化学教师的内隐知识。如前面“青年教师业务考核”中“学生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考查教师“隐性知识”掌握水平:①只能作出一种理论解释或要求做简单对比实验的,说明教师只处在“显性知识”水平;②能作出多种实验假设并给予理论解释的,说明教师只处在低级“隐性知识”水平;③在实验假设与理论解释基础上,能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说明教师具有较高的“隐性知识”水平。
(2)化学教师的自我表现评价与反思。为了保证化学课程的有效实施,除了通过对学生的化学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以及对化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的评价之外,化学教师的自我表现评价与反思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化学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的结果是形成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而通过个性化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达到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科学课教师的“个人知识”,即通过化学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可以“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学会教学中去教学,只有学会教学才能会教学。”化学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理解掌握和所表现出的态度兴趣,化学教师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例如:开展“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讨,可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
3、开展师徒结对实现继承与创新。首先我们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习实验中学老教师的教学优势。⑴青年教师在新任教的头三年中,每年至少拜1-2位中老年教师为师,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其中听课就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使新教师快速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听课是一门学问,听课的关键是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听课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授课教师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授课教师如何通过深邃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种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体会、追求。听课时还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这样,听课才能听出特点,抓住实质,听出水平。听课教师要设身处地思考:这堂课自己来上该怎样讲?将讲课教师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可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别人长处;二是听不出水平,看不到不足之处。⑵“任何一门学问钻研到极致都是艺术”。不要认为能上高三课就成为高手了,其实这只是自己专业发展的开端。三年一轮的高中教学只是帮助新教师初步建立了高中课程教学体系,是新教师完全自主教学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是新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真正开始。能否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独特的、有效的教学体系是三年之后乃至终生发展的关键。低水平的教师共同的缺点往往在于一味的模仿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高水平的教师一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是别人很难模仿的。所以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建立是我们青年教师向高水平发展的必经之路。⑶尝试进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行动研究”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其主要内容是:(1)确定课堂教学问题,(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3)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4)教学理论分析、应用,(5)教学反思、再改进。因此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比较适合新教师开展初期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走进新课程丛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3、 “新课改”教师必读丛书.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
I cheated on my wife
cheat wifes why women cheat on their husband
cialis dose under tongue
read cialis dosage options for